亿博官网 - 亿博电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亿博官网 - 亿博电竞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领域科技不断更新,新能源汽车逐步从传统的汽车工业中脱颖而出。根相关协会研究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536.5万辆,同比增长81.6%;插电式混动(含增程式)汽车销量151.5万辆,同比增长1.5倍[i]。但是,在我国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产生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数据统计显示,“截止至2023年2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558.8万台,同比增加95.1%。2023年2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8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3.3万辆,车桩与车辆增量比为1:2.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ii]。据此可知,我国的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备。但是,即便在此种情境之下我国依然会在节假日出现“充电难”的状况。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其一是高速公路服务区运营和维护成本高。较节假日而言,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基础设施在工作日使用率不高,且运营和维护成本较高,致使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整体数量与新能源汽车的车流量不匹配。加之节假日出行已成为满足居民幸福生活的一种重要途径,由此带来的充电潮汐效应影响,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其二是破坏、占用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的行为频发。基于多种原因,恶意破坏、偷窃充电桩设备、胡乱操作充电桩等事件屡禁不止,致使充电桩基础设施招致功能性的损坏。同时,由充电APP车位数据不准问题导致的“僵尸桩”现象占比高,燃油车占位情况严重。综上,车桩的运营和管理模式不够完善直接影响了用户的出行体验,阻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满足并优化新能源汽车用户的驾乘体验感,已成为当下汽车工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增程式恰是解决这一问题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路线。
现阶段,纯电动汽车依然存在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换电标准尚未统一、补能体验较差等问题。与之相反,基于“纯电驱动+增程发电”的技术优势,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有效平衡纯电驱动和能量补给体验等问题,让用户获得超越驾驶的出行新体验。
相比纯电动汽车的补能方式而言,增程式电动汽车可以实现快充、慢充和加油三种动力补给方式,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例如增程式产品运用了“城市用电+长途发电+露营放电”的理念,既可以满足用户在城市通勤时纯电行驶和静谧体验的需求,又可以通过增程器发电补能满足用户长距离行驶和露营用电的多项场景需求,从而消除用户的出行焦虑。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源使用成本远低于传统燃油车。在纯电驱动场景下,增程式电动汽车每公里的成本为0.1-0.3元,传统燃油车的每公里成本为0.7-1.2元,两款车型全年的能源使用成本差距较大[iii]。据报道,某款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城市纯电行驶环境下每公里的花费仅为0.1元,补能成本是部分同级别传统燃油车型的十分之一。假设一年行驶2万公里,其中90%使用纯电,10%增程发电,那么全年的能源成本仅为2800元,可以比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节省12000元。
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iv]新三化背景下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具有智能驾驶功能,相关软硬件配置可通过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方面为全家人的安全、舒适出行保驾护航。例如增程式电动汽车不仅可以通过车顶上方安装的激光雷达来识别夜间场景和异形障碍物以确保行车安全,更能通过全车语音交互、三维空间体感交互等功能来满足驾乘人员语音导航、影视娱乐的需求,让出行变得更加安全、有趣。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从汽车全生命周期角度(行驶15万㎞)对增程式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进行了比较,即经过计算后得出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每千米碳排放为250.22g,传统燃油汽车的每千米碳排放为360.91g,增程式电动汽车比传统燃油汽车减少了30.67%的碳排放。值得强调的是,在运行使用阶段和报废回收阶段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碳排放量也远低于传统燃油汽车,其会产生更大环境正效益,更有助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v]。
自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市场上推广以来,因其具备补能便捷、驾驶体验舒适、能源使用成本较低、节能减排性能较为突出等优势获得了市场的认可,预计2025 年, 增程式电动汽车年销量将突破50万辆, 保有量有望突破150万辆; 2020—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0%[vi]。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良好发展态势来之不易,需要多方予以重视和支持。
企业应坚持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升级迭代,并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探索优化技术路线。例如针对电池在低温环境下活性易受影响的问题,电池企业应积极研发抗低温衰减技术,确保电池能够在低温场景下使用更加高效。同时,企业也可从充电基础设施着手,例如发展超快充技术和安全散热技术,从源头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降低电池充电事故。此外,新能源车企也应该着力突破增程高效内燃机、高效发电机及高集成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向市场提供性能优越的增程式电动汽车产品。
电动汽车行业应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优化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完善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产业政策,促进多技术路线新能源车企公平竞争,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贡献力量。例如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协会应优化行业标准,出台充电站(桩)监管实施意见等指导文件,以此来提高充电桩安装、运营、维修等全生命周期的标准化、专业化服务水平。同时作为上业,电动汽车行业与下游充电基础设施行业也应加强交流,促进资源和信息互通,提高开发质量和效率。
一方面,国家应当给予增程式电动汽车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定位,在政策执行上应统一将增程式电动汽车企业作为新能源车企,给予其和纯电动汽车企业相同的政策待遇和产业扶持措施,让增程式电动汽车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做强主业、创新发展,把增程式产业真正做大、做强,把增程技术路线做出中国特色。另一方面,各省市政府部门也应统筹好当下和未来发展的关系。例如采取搭建一站式充电服务APP来提供信息查询、安桩处理、问题申报等便民服务,达到解当下燃眉之急和持续服务群众的双重目的。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包括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内的任何一种可能成功的技术路线都应该重视并鼓励大力开展研发。首先,在正确认识到增程式电动汽车优化用户出行体验的背景下,相关部门宜进一步明确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纯电驱动属性,因势利导出台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给予增程式电动汽车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定位。其次,行业应加强社会宣传,向消费者普及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产品特征,引导社会形成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正确认知。再次,车企应持续强化增程式技术路线的战略定位,瞄准关键问题进行技术创新,推出符合中国道路特点和司机驾驶习惯的增程式电动汽车,并不断推动产品性能升级。综上,唯有明确定位、多技术路线并进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竞争氛围和产业发展格局,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作者简介:赵阿倩,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法律硕士;兰健,男,澳门大学博士后。
[i]我国2022年汽车出口突破300万辆,产销连续14年稳居全球第一——乘势而上,汽车产业马力足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最后访问时间为2023年2月16日。
[iii]施祎申:《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探析》,载《江苏科技信息》2019年第17期。
[iv]汽车行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是大势所趋--消费频道--人民网,最后访问时间为2023年2月19日。
[v]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增程式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出版。
[vi]2025年国内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有望突破50万辆_中国网),最后访问时间为2023年2月18日。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
本文由:亿博电竞,竞技,电子竞技,亿博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