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打了县生态网格中心的投诉热线,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解决。现在小区旁边油烟和恶臭污染的豆腐作坊被查封取缔了,小区里蚊虫少了、被子能晒了。”家住江西省宜丰县某小区的邓女士告诉记者说。
近年来,宜丰县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首创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生态网格中心),近三年来,环境投诉信访件中处置的网格化问题由2019年219个,递减为2020年62个、2021年21个。随着网格化治理体系的不断深入,多数一般网格问题在乡镇网格化大队得到有效化解,环境隐患第一时间得到消除,中心受理处置数量明显下降。
宜丰县生态网格中心被江西省委省政府评为生态文明领域先进集体,这一做法被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要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能力一流的执法队伍,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守护好生态环境安全。”宜丰县委书记康健要求。
2017年以来,宜丰县委、县政府坚持将生态网格中心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抓手,统筹管理全县17个乡镇(场)和工业园区一级网格、240个村(社区)二级网格、1681个村小组三级网格,生态环境治理实现从“九龙治水”到一个中心管控。
宜丰打破部门壁垒,抽调公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建等13个职能部门入驻生态网格中心,组建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生态网格化工作队伍,全权代表相关单位行使职能、协调处理具体问题。其中,县公安局派出3人常驻中心办公。
同时,每个乡镇(场)整合相关执法力量,组建了一支10~15人的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大队。网格内配齐了网格长、网格员,明确了各自职责。
2022年8月31日,宜丰县生态网格中心在常态化巡查中发现,新昌镇有村民露天焚烧秸秆。制止违规行为的同时,生态网格中心按照授权清单交办给新昌镇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大队,大队依法对相关村民进行了处罚和批评教育。
这是宜丰县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中心通过规范运行处理破坏生态行为的一个事例。
宜丰县制定了网格员信息月报、有奖举报和生态网格中心进驻单位协作、检查暗访、联合执法、督办考核等制度,建立了乡镇(场)政主要领导、村(社区)组织书记(主任)、群众反映的三级“吹哨”机制,设置了问题处置流程图,中心工作人员采取“常驻+轮驻”“坐诊+出诊”相结合,确保全县生态环境治体系运行有序、执行有力、推动有效。
宜丰汽运城周边原来有6家餐饮店油烟污染问题,群众举报一“吹哨”,生态文明建设网格化治理中心立即组织生态环境、城管、市监等部门来“报到”,开展联合执法,限时办结,使这一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我们采取牵头、联合、‘补位’等方式高效处理问题,实现了生态环境执法从部门单一性‘缺位’到中心协同性‘补位’,大大提升了处置效能。”宜丰县生态网格中心副主任李健介绍说。
宜丰生态网格中心发挥牵头作用,根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采取“转办单”方式指定生态环境局、公安局、自然资源局等成员单位办理,承办单位10个工作日内反馈,由生态网格中心归档。
自县生态网格中心成立以来,牵头整改的87个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牵头办理的480多件生态环保案件,全部处置到位。单位之间减少了推诿扯皮,如果哪个部门、哪个乡镇(场)不作为,县纪委县监委的板子就会打到哪里。
宜丰县生态网格中心还建立与各有关部门单位执法机构协同联动机制,对复杂问题、重要问题,特别是职能部门单位难以单独执法的领域和问题,中心组织相关单位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联合执法。对于职责不明的生态环保工作,由县生态网格中心负责处置,防止监管缺失。
比如煤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焦油管理工作,宜丰生态网格中心按照责任、程序、管控“三到位”要求,对煤焦油实行上锁管理,统一保管煤焦油贮存池的钥匙,企业转运煤焦油需提前向生态网格中心报备,由生态网格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核实后再对上锁的煤焦油贮存池进行开锁,煤焦油装车过程全程视频监控,装车结束后企业须向生态网格中心提交联单和对应的过磅单,大大降低了陶瓷企业的污染风险。
今年8月,宜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通过对县工业园区某陶瓷企业的前几个月预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这家企业废气在线数据在每月月底会出现废气数据接近超标的情况。得出这一变化规律后,执法人员通过实地查找出问题,指导企业每隔20天清理一次循环水池沉渣,之后企业在线数据月底接近超标情况得到了有效解决。
上面企业的问题得到解决,得益于宜丰网格中心建成了一套集生态环境信息收集、大数据分析、环境影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响预警、环境质量数据上报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让生态环境管控更加智能、精准。
宜丰生态网格中心将全境重点污染源企业探头、地表水自动监测站、雨污管网节点监测站、用电监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等在线监控数据或视频全部纳入信息平台;把分散在各业务部门的数字城管、林区探头、“雪亮工程”等18项监控数据和视频导入信息平台,打造了24小时不间断监控全域生态环境的“生态云”。
“网格员在巡查时,如果发现环境问题,可以登录宜丰县环境信息化平台APP,在网格化监管模块上传发现问题的时间、地点、具体问题及所属网格信息,同时还可以提交现场照片。提交后,平台端值守人员会根据上传问题的所属网格派发任务,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现场核实,最后将处理情况归档,通过这一全流程信息化处置完成了问题办结。”李健告诉记者。
宜丰网格中心开发出环境信息化平台APP,执法人员登陆APP,既可以实时掌握监控信息,也可以记录、填报生态环境管控信息,还可以远程下达监控指令。
一旦出现预警信息,县生态网格中心负责人即时下达指令,相关人员及时处置预警问题,上传现场处置情况,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借助预警信息,近两年,县网格中心查处15起企业超标排放行为,行政处罚215.5万元,较好倒逼企业履行生态环保主体责任。
今年1-9月,宜丰县省级考核、县界、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均为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4%,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水平。良好生态环境也带来了绿色品牌,宜丰县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最美中国旅游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荣誉称号。
本文由:亿博电竞,竞技,电子竞技,亿博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