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博官网 - 亿博电竞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亿博官网 - 亿博电竞我国节能减排政策 ;节能与减排实际上是两个概念。 减排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的生存环境、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节能的目的是多方面的: 1、应对煤、石油等资源的有限性。 2、降低企业的成本。 3、间接减低排放; 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节约能源(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我国快速增长的能源消耗和过高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促使政府在2006年年初提出:希望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两成、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一成。这两个指标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所说的“节能减排”。 ; “节能减排”出自于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 “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根据这两个指标,如中国GDP年均增长一成,五年内就需要节能六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六百二十多万吨、化学需氧量五百七十多万吨。;现实意义;存在问题 ;三是指标体系有待完善。节能减排对各地的环境容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主体功能定位考虑不够;污染总量减排指标只控制了废水和废气中的一个主要因子。 四是节能减排的投融渠道不畅,资金投入不足。 五是节能减排监管能力建设严重滞后,影响减排效果。 ;对策建议 ;二是强化节能减排监督管理。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加强电厂烟气脱硫设施运行监管,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和监督;严格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加强对重点耗能单位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依法查处。 ;三是完善政策,形成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竞争的能源产品采取市场定价形成机制,并建立合理的能源价格结构,促进替代能源的发展。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要从引导向税收调节转移,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危害健康的消费品,征收消费附加税,或者提高税率。完善相关政策,在项目选择上,应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倾斜,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基本建设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和引导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 ;四是强化科技,提高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能力。加大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力度,推进高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支持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开发高效节能减排工艺、技术和产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解决技术瓶颈。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产业化,实施节能减排重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项目,推广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培育节能服务市场,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鼓励引导消费者使用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五是加强宣教,提高全民节能环保意识。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增强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等开展经常性的节能环保宣传。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通过各级校、干校的教育,使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念,增强统筹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工作重点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农业园区建设,构建跨产业生态链,推进行业间废物循环。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促进企业能源消费、工业固体废弃物、包装废弃物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节电与余热发电 合理用电,节约用电,以及将一些废弃能源转化为电能已经成为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节电:很多工矿企业的大型机电设备因为工艺生产的原因存在着严重的耗能现象,其节电率在经过专业节能改造后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大都在20%以上,综合国家众多的工矿企业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能源财富。二,余热发电:我国有着最大的煤焦化产业,有着在数量和产量上都占世界前列的冶金钢铁行业,水泥行业。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的 余热,烟气,尾气,排放到空气中不但是对能源的重大浪费也是对环境的重大污染,如合理采集利用将其转化为电能既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也可获得大量的电能促进能源的再利用。;强化技术创新 要组织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构建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着力抓好技术标准示范企业建设。要围绕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节能减排:人类须采取极端措施实现气候目标;节能减排不差钱,差的是意识;;“十一五”企业节能减排的总体状况与成就 ;从企业层面看,通过淘汰高耗能落后产能、加快节能技术应用、开展能耗总量跟踪控制等,建立和深化能源管理体系,对节能减排指标进行分层分解控制,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日常管理,最终实现了良好佳绩,为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总目标做出了重要贡献。 ;1.“千家企业节能减排行动”取得突出成效 ;2.中央企业是节能减排的领跑者和排头兵 ;3.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成果显著 ;企业节能减排的典型经验 ;1.加快调整产品结构 ;2.依靠科技进步 ;3.努力发展新能源 ;4.强化完善管理体系 ;5.调整能源使用结构 ;6.改进生产布局 ;7.推行绿色供应链 ;当前目标;当前的节能减排的指标主要是以控制末端排放的指标为主,但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形势的变化.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和固体废弃物大量排放的趋势,必须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因此,在“十二五”或更远期的规划纲要中,节能减排指标设置的范围应逐步延伸:经济系统前端的自然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等相关指标应逐步纳入,从而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培育实现经济转型的新经济增长点。 ;节能减排相关指标变化趋势分析 ;单位GDP能耗。我国单位GDP能耗呈现长期下降、局部反弹的趋势。199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为每万元2.31吨标煤,2009年降为每万元1.077吨标准煤。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68倍,是日本的6倍,印度的1.5倍。从较长的时间范围上看,我国单位GDP能耗是逐步下降的,但在较短的时间里则存在一定的波动现象.如2002年到2005年出现了反弹。 ;COD 排放量。2000年~2009年,我国COD排放量在波动中下降,从2000年的1445万吨下降到2009年的1277.5万吨。2009年,COD排放量较2005年累计下降9.66%,与单位GDP能耗的变化趋势相似。2004年~2006年,我国的COD排放量出现了一个较大的上升趋势,2006年的COD排放量几乎达到了2000年的排放水平。;SO2排放量。2000年~2009年,我国SO2排放量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6年SO2排放量达到峰值2588.8万吨,2009年SO2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13.14%。2006年~2009隼,工业源SO2排放量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由86.3%下降至54.3%.而生活源SO2排放量由13.7%上升至45.7%。 ;“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相关指标目标完成情况 ;COD排放量。2006年,我国COD排放量不降反升.较2005年增长1%,远未达到下降2%的目标。虽然中央加大了对COD排放量的减排力度.但由于“十一五”时期前两年经济增长仍超预期,“两高一资”行业仍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逐渐加速等原因,直至2007年第三季度,COD排放量才首次转增为降。由于4万亿元的产能所属行业并非控制COD排放的重点行业(造纸、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COD减排工作并未受到4万亿元刺激计划较大的影响。2008年~2009年??COD排放量分别下降了4.42%和3.27% ,2009年COD排放量较2005年累计下降9.66%.距离“十一五”减排目标已经非常接近。 ;;“十一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启示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 ;;;;;;;;;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
本文由:亿博电竞,竞技,电子竞技,亿博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