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维持平稳小幅增长态势,其中煤炭和天然气合计占比持续稳定在50%以上,在全球能源消费中 居重要地位。
据BP能源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全球能源消费增速维持在1%-2%左右,仅2020年因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导致明显回落。随后在2021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恢复增长,并达到595EJ的历史高位,其中煤炭和天然气分别消费总量为160EJ和145 EJ,占比分别约27%和24%,据主要地位。
各化石能源中,天然气消费占比自2000年至 今保 持稳中有升的趋势;而 煤炭消费占比2011年以来有所下降,但是始终保持在25%以上水平; 相对而 言主要是石油的消费占比在持续下降,目前已经从2000年的39%降至2021年的31%。
煤炭和天然气作为主要的基础能源,长期以来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在各国工业化发展的早期 ,在成本和使用方式方面往往具有一定优势 ,是主要的能源消费来源。
历史上各国GDP的增速和煤炭、天然气等初级能源的消费量高度相关。回顾过去40年,中国实际GDP的同比变化曲线和煤炭消费同比变化曲线走势基本保持一致 ;而美国GDP增速在1995年以前和煤炭关联较高 ,在2007年以后则与天然气消费增速基本一 致。由此可见,初级能源的消费情况对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ESG限制”和“碳中和政策”的加快推进,全球范围内对煤炭、天然气的资本开支明显回落,导致供给边际增速收缩,而需求稳定增长,最终造成供需失衡,出现2021年以来全球煤价、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的局面。
全球煤炭产量增长贡献主要来自于亚太地区,而亚太地区煤炭产量增量主要来自于中国、印尼和印度三国,其中中国产量贡献最大,而澳大利亚产量基本维持平稳状态。
2012年后全球煤炭产量进入平台期,基本维持在80亿吨左右水平。叠加欧美地区经过历史上工业发展后进入发达经济状态, 因此能源消费逐步以油气为主 ;而亚太地区以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为主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更依赖于价格相对较低的能 源煤炭。且亚太地区煤炭资源开采条件优于欧美地区,因此近年亚太地区煤炭产量稳步大幅增长,占全球产量比例逐步达到76%的高位。
首先来看中国的情况,在碳中和背景下,煤炭行业被定义成为“ 过剩产能行业 ”,直接压制煤炭企业的意愿,尤其是国有企业 。尽管煤炭价格经历2016年供给侧改 革之后,价格一 直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煤炭企业盈利均大幅改善 ,但是相应的并 没有带来煤炭企业意愿的增强。国有煤炭企业侧重于转型,集中于新能源 领域;而民营煤企受2020年内蒙古地区“涉煤倒查20年”影响 ,涉煤意愿同样减弱。
当前叠加“ 碳中和 ”政策的影响 ,由于新建矿井可采年限最低均超过50年,而随着“碳中和”背景下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 未来不确定性加强, 煤炭行业意愿进一步下降。
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
据国家能源局公告,新建煤矿批复数据显示,进入2020年以来新建产能批复规模大幅下降,且新建产能主要集中于新疆地区。各地意愿快速减弱,新建煤矿基本集 中于新疆地区,未来“十 四五 ”期间,新 疆地区主要发展第三期“疆电东送 ”工程:开发煤炭资源,发展坑口火电厂,通过特高压输往中东部消费地区 。
与中国相关的国际主要煤炭生产主体,同时也是世界主要煤炭生产主体,主要为国际矿商(产能主要涵盖澳大利亚、美国、南非、哥伦 比亚)、印尼和蒙古国,该部分产量总量呈现下降趋势。
国际矿商煤炭产量在2014年达峰后,至2020年已经下降49%,且近年资本开支维持低位,无大规模新建产能计划。国际矿商对于矿山建设的论证一般考虑30年至50年的下游消费变化,对短期煤价变化并不敏感。因 此2014年以来 国际矿商煤炭 产能不断收缩,尤其是力拓已经 于2019年彻底退出煤炭行业,其他必和必拓 、英美 资源等矿商在煤炭业务板块也均无大规模资产开支计划。
新增产能停滞,叠加南非中小矿山产能的陆续退出,预计未来国际矿商煤炭产量仍将持续下降。
印尼煤炭产量基本维持相对稳定。印尼煤炭生产主要分为两部分:一 部分为印尼六家大型矿商 ,合计产量约为2.5-2.6亿吨,近年产量基本维持平稳;另外按一部分为带有地方军方背景的分散的矿商,该部分煤矿产量过去数年产量大幅增长,但是基本 也达到瓶颈。
出口限制法令使得印尼出口中国煤炭量增量有限。2021年8月4日 ,印尼能源矿务部签署法令,将限制未履行国内市场义务(DMO)的34家煤企的煤炭出口额度 ,并处 以巨额罚款,以此来保证本国煤炭供应。2022年1月,印尼再次发布为期一个月的煤炭出口禁令,反映印尼自身煤炭供给也存在一定缺口 ,预计将对我国煤炭进口造成不利影响。
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
同时天然气方面 ,近年全球主要供给增量得益于美国页岩气的开发,但近年受ESG政策和油价低迷影响, 美国页岩油气企业资本开支大幅回落。新增矿井数处于低位 ,同时存量开钻未完井数持续消耗而大幅回落,截至2022年10月,已经从2020年6月的峰值8797口降至4408口 ,降幅高达50%,创 下2014年以来的历史新低。此外 ,美国的天然气出口能力还受限于LNG加工和接收站产能。故综合来看,预计短期全球天然气的供给增量也较为有限,难以承担替代煤炭需求的任务。
故综合来看,海外煤炭、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供给整体均呈现趋紧格局,2021年以来价格相互支撑并持续上行。欧 洲天然气价格从2021年初的7.27美元/百万英热最高涨至2022年8月的78美元/百万英热以上 ;澳洲纽卡斯尔港动力煤指数价格也从2021年初的80美元/吨左右涨至2022年8月的450美元/吨以上(折 人民币约3150元/吨)。
当前天然气和煤炭仍然是发达国家的重要电力来源。2021年,美国和欧洲总发电量 中,天然气占比分别为38.44%和19.82%,煤炭占比分别为22.21%和15.67%,煤炭和 天然气合计占比分别 为60.65%和35.49%。因此天然气和煤炭在发达国家的供电体系中影响较大,其价格的持续上升,将推升发电成本,不利于电力供给的稳定。
天然气供给紧张的情况下,2021年以来欧洲电价持续上行,以德国电力价格为例,2021年3月至12月 ,在天然气价格上涨推动下,EEX电力现货价格从47.2欧元/兆瓦时涨至221欧元/兆瓦时 ,涨幅高达368%。虽然2022年1月因风力发电增加、气温转暖等因素影响,电价出现一定回落,但仍处于100欧元/兆瓦 时高位。
随后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的发生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给紧张局面,电价再次上涨,并于2022年8月一度达到469. 9欧元/兆瓦时。截至2022年11月,该价格仍处于141欧元/兆瓦时的历史高位,较2015-2020年50欧元/兆瓦时以下的水平大幅提升。
高额的电力成本推动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胀率大幅上行。天然气和电力成本上涨下,钢铁 、有色 、化工等行业原材料价格持续上行 。体现在通胀率方面,德国CPI同比从2021年初的1%开始持续上行,并于2022年10月达到10.4%。
原料价格高企,叠加电力供给不足,对制造业造成不利影响。欧洲制造业PMI指数自2021年中开始便出现不同程度回落,截至22年10月,德国、 法国制 造业PMI较21年峰值分别降低21.5和12.2pct,目前处于45.1%和47.2%的水平,已经降至临界线以下,处于显著衰退期。
原料成本和用电压力持续,对于能源密集型行业而言是严重打击,此类行业缺乏商业价值的情况下,或将危及欧洲工业基础和基本产品的供应,并最终导致制造业产业 链外移。
除对工业影响以外,能源价格高企也威胁到农业安全。天然气作为化肥的重要原料,其价格的飙升也已经导致欧洲部分化肥厂停产减产。若后续减产预期进一步强化,不 仅将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甚至会导致粮食减产,进而造成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对社 会经 济的正常运转产生严重干扰。
且由于2022年9月北溪 一号和二号管 道发生3处泄露,即便不考虑政治因素的干预,预计后续俄罗斯对德国的天然气供应大概率将继续下降,德国能源供给不足的情况或 将进一步恶化。当前德国正在重启部分已关闭的煤电厂 ,但根源上煤炭资源并无明显增量,故而预计中短期内能源供给缺口问题仍将持续。
全球煤炭供给偏紧、煤价大幅上涨的同时,我国煤炭供给端同样出现相对紧缺情况。叠加海外煤价支撑,国内动力煤价格自2021年中开始出现持续上涨,一度从700元/吨左右涨至2021年10月2000元/吨左右的历史高位,虽然后续有所回落,但基本稳定 在1200元/吨附近。
煤炭供给紧缺的情况下,尽管相关部门协调优先保障电力用煤供应,我国仍旧发生了较大范围限电情形。2021年以来,我国出现两次缺电现象,分别发生在2021年8-9月和2022年8月。
2021年8月开始,受能耗双控和供电紧缺双重因素影响,全国多地发 布限电要求,尤其钢铁 、化工、有色 、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受到较大影响 ,进而导 致下游工业生产也受到一定干扰。无独有偶,2022年8月四 川省遇到极端高温天 气,降水量下降导致水电来水较差,四川、重庆 、浙江、 安徽 、江苏等地因电力供 应紧张,陆续发布了有序用电的通知,要求部分工业企业有序用电、错峰用电,以保障居民正常用电。
考虑到能源双控政策并非2021年独有,此前却并未出现类似缺电情况;且2022年8月水电发电量虽然同比大幅下降,但绝对量较近五年平均值下降约88亿千瓦时,为22年8月全国总发电量8248亿千瓦时的1%,理论上此部分缺口应该能够依靠其他能源进行调节。
但现实中这两次均造成了一段时间的限电情况 ,究其原因我们分析认为,2021年和2022年两轮缺电,本质上是当前能源供给端存在缺口、无法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的表现。尤其面对突发情况( 如极端的天气状况导致需求增加,或供给端、运输端受到干扰),清洁能源(水电、 新能源)的不稳定,叠加煤炭等稳定能源的供给不足,将使能源安全保障出现隐患。
环保产业 土壤修复 危废处理 污水处理 水务行业 节能环保 垃圾焚烧 垃圾分类 垃圾处理 空气净化 净水器 钢铁行业 钢铁电商 不锈钢 特钢 废钢 钢结构 装配式建筑 矿产 铁矿石 锂矿 煤矿 铜矿 智慧矿山 煤炭 煤炭机械 港口 贸易 物流
(特别说明:本文来源于公开资料,摘录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由:亿博电竞,竞技,电子竞技,亿博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