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题主的问题上来看,生产副总在这一公司似乎要肩负生产、安全、环保、消防等多项工作,由于消防一般被认为是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下文所提到的安全,都包含了消防管理的内容。
传统上,生产管理的职责是保证企业“尽可能接近理论产能”,其追求的是积极结果——单位成本产出增加。
然而,局部来看,安全、环保管理却是提升产能的阻碍因素,其追求的是消极结果——避免相应风险。
这两种管理的价值导向完全相反,如果由一人负责,很可能会出现难以兼顾的问题。这时,哪一部分职能的激励机制更为完善,这位生产副总就会倾向于哪一方。在绝大多数企业中,都是牺牲环保、安全,追求生产。
那么我们回到正题,我理解题主的问题正是,如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让生产副总能够在追求生产的同时,兼顾安全、环保、消防等方面的管理。
我们都知道,安全、环保风险的发生,与企业管理水平并不成正比,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企业的难题在于,最严格的安环管理,未必能完全规避风险;但选择忽视安环管理,则必然能够节约成本,还可能“侥幸”不发生风险。
员工的难题则在于,安环管理方面的投入,很难量化为工作成果,企业也无法对此进行激励,相反,在没有安环专职负责人的情况下,即便发生相关风险,企业也很难找到具体责任人。
东航坠机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在航空业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定理:海恩法则。这个法则的内容是:(1)任何不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2)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这一法则在企业安全、环保领域同样适用。每一个安全、环保重大事故的背后,必然是更多的轻微事故,以及巨量的事故先兆及隐患。安全环保管理的意义,就在于将事故消弭于隐患阶段。
因此,企业必须摒弃安环没有产出,安环事故属于射幸行为的观念,真正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
近几天在清远发生的安全事故,则是典型的生产工人不遵守安全管理规定,擅自离开岗位导致的结果。这种现象,无疑是将安全、环保工作踩在了脚底。我们看到,这类企业不出问题则以,一旦出问题就是严重事故。
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大多位于企业管理序列的底端,其表面上是企业专职安全员,环保负责人,实质上就是生产端的”服务员“。在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还存在花钱买安全员证挂靠,实际工作无人负责的现象。
因此,企业应当为安全、环保人员赋能,使其有独立的地位,能够落实工作的权力,避免安环形同虚设、无人负责的问题。
对于如何建立奖惩措施,每个企业均有不同的激励模式,比较好的模式即是将安环人员激励措施与企业安环合规效果挂钩,具体方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1)不能将安环人员的激励措施与企业生产业绩挂钩(无论是正向还是反向),这会导致安环人员行为模式错误;
(2)不能将安环人员的激励措施与其发现的风险点数量挂钩,这会导致安环人员工作过度形式化。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
本文由:亿博电竞,竞技,电子竞技,亿博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