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山东东营,位于莱州湾的胜利油田莱113区块,26口油水井点缀在广袤湿地。蓝天、绿地、水系和油田生产设施在这里相映成趣,把秋天的胜利油区装扮得五彩斑斓。
一年前,习正是在这里,为中国石化乃至整个能源行业的安全绿色发展擘画蓝图。
这一年,中国石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主题行动为抓手,在落实国家战略中找准自身定位,强安全、抓环保,以绿色低碳发展站排头、作表率的气魄和行动,展现新担当、彰显新作为。
部分炼化企业为确保安全运行,为装置增设了切断阀、摇杆阀等特种阀门,但多数结构复杂、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操作难度较大。为此,广州石化录制了82个涵盖各装置主要阀门操作的视频,上传至公司网站,并将视频制作成二维码,挂在现场对应的阀门上,便于员工随时学习,促进员工操作能力提升。
确保阀门安全操作是广州石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集团公司把推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数智化平台建设推广作为抓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已完成企业的平台部署。
这一年,集团公司持续强“三基”,全力推进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逐级压实安全责任,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不断深化。
推进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集团公司坚持专业分委员会在HSE月度例会汇报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体系运行中的问题。细化完善HSE管理体系审核细则,强化审核员队伍建设。组织对重点企业体系内审工作进行现场调研和指导,提高企业内审质量。编制部分企业体系帮扶工作方案,补强安全管理弱项。
强化安全责任落实。集团公司领导分别与总部有关部门、事业部、专业公司、直属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定印发工作方案,继续实施高风险企业负责人安全抵押。制定印发新任领导人员HSE述职评估工作方案,组织开展新任领导人员HSE述职评估。分批组织HSE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取证,提高知责履责能力。
深入开展安全检查督查。在全系统开展安全大检查,制定印发中国石化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集中治理攻坚方案。同时,组织开展重点企业体系帮扶,以问题为导向,溯源分析体系运行中存在的短板,补强安全管理弱项。
8月29日,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级CCUS项目注气运行。该项目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900万棵。9月22日,我国首个碳全产业链科技公司——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南京揭牌成立,该公司将围绕技术研发、碳资产管理运营、项目股权等重点业务,支撑中国石化引领我国CCUS产业链稳链固链,以科技创新驱动和引领碳产业发展,推动化石能源走向高效、清洁、低碳。
中国石化还将绿色低碳的实践“送上蓝天”。今年5月,镇海炼化获得了亚洲首张全球RSB可持续航空燃料认证证书。目前,我国首套生物航煤工业装置产出的首批生物航煤已经出厂。“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减少50%以上。这是中国石化在节能减碳上的最新成功实践。”集团公司能源管理与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
这一年,中国石化持续聚焦“双碳”目标,修改完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深入推进碳减排与利用,持续提升碳资产管理水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编制企业级实施方案和拟实施的节水减排、污染防治、风险防控等项目清单,印发强化建设项目环保依法合规管理工作方案、强化环境监测依法合规管理工作方案。
这一年,中国石化强力推动能源资源节约利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能效、水效领跑者活动,青岛炼化等6家企业成为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金陵石化等8家企业成为水效领跑者标杆企业。坚决做好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按照“一企一案”原则,研究制定相关方案,推动35家长江流域企业、24家黄河流域企业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实现大幅下降。
点滴汇聚,以成江海。中国石化已连续11年荣获年度责任企业荣誉称号,连续12年获中国低碳榜样称号,成为获得该奖项最多的能源央企。
塔里木盆地沙漠腹地,中国石化新疆库车光伏制氢示范工程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这是目前全球在建的最大绿氢项目,投产后将带动千亿元级绿氢替代产业发展。
这一年,中国石化围绕主责主业,结合市场需求,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的能源供给体系,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石化的氢点燃了主火炬,这些氢气来自燕山石化。除了燕山石化外,广州石化、上海石化等企业也纷纷建设氢气生产装置,助力集团公司加快氢能产业布局。
中国石化积极拥抱绿色变革,将氢能全产业链作为公司新能源发展的核心业务,发布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出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远期力争成为世界领先氢能公司的发展目标。在夯实产氢制氢基础的同时,中国石化加快加氢站网络建设。目前,中国石化已在全国建成83座加氢站,全年氢气加注量超过800吨,成为全球建设和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
除了氢能,中国石化还积极发展光伏发电、风电和充换电业务,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增长极。地热方面,累计建成地热供暖能力8000万平方米,地热业务分布于全国50余座城市,每年减排二氧化碳352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企业。清洁电力方面,中国石化风光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已超过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正在快速推进。(记者 戴安妮 于佳)
本文由:亿博电竞,竞技,电子竞技,亿博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