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安全是指维持一个国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使其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长期处于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稳定状态。
从政治学角度来看,环境安全是一国存在和发展的第一要义,从伦理学角度来看,资源的有限性提醒人类应当树立节制道德观,告诫人类要学会尊重与敬畏自然;从法理学角度来看,生态正义、绿色公平、生态秩序都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环境安全的法律价值观念。
1960年福斯特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世界末日:公元2026年 11月23日,星期五”的论文以来,有关地球安全的警钟越敲越响。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和放射性污染、洪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危机,促使全社会重视环境保护。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呼吁进行全球性合作,共同迎接来自环境领域的挑战。最早将环境含义明确引入安全概念的学者是美国著名的环境专家莱斯特ּRּ布朗,他早在1977年就提出要对国家安全加以重新界定。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界定安全概念的讨论日渐增多。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正式发表的著名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安全问题进入了持续发展的讨论视野,明确指出:“安全的定义必须扩展,超出对国家主权的政治和军事威胁,而要包括环境恶化和发展条件遭到破坏”。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阿佩尔计划”首次提出了环境安全这一概念。
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安全态势的变化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的日趋紧迫,对环境安全的探讨也越来越多,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其“高生产、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导致严重的环境恶化,发达国家把环境安全问题作为制订本国安全与发展战略的考虑范围。在我国,环境安全及意识是从20世纪90年代刚刚起步的,但近年来多次重大的环境安全事故和由于生态失衡造成的自然灾害造成了重大的财产生命损失,这些都让我们迅速意识到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
本文由:亿博电竞,竞技,电子竞技,亿博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