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及环保学习资料 一、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方针 “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四不伤害” 的内容 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保护别人不被伤害。 厂级安全教育 厂级安全教育是对新入厂职工在分配工作之前进行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本单位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 权利和义务;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及防范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 车间安全教育 车间安全教育是新职工分配到车间后,在尚未进入岗位前进行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为:车间 组织结构,车间生产规模及任务、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及技术装备;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 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有害因素,常见事故及预防措施;车间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职业卫生知 识,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有关事故案例。 班组安全教育 班组安全教育是新职工踏上岗位开始工作之前的具体教育,内容包括:本工段或班组的概况,班 组规章制度,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和作业要求,安全操作规程;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劳动防护 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等;班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事故案例等。 灭火的基本方法 隔离法:将可燃/ 易燃/助燃物质与火源分开。 冷却法:用水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体上,使温度降至 燃点以下。 窒息法:用湿棉毯、温麻袋、温棉被、干沙等不燃 物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隔绝空气,使燃烧 停止。 化学抑制法 :就是用含氮的化学灭火器喷射到燃烧物上,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中,发生化学作 用,覆盖火焰使燃烧的化学连锁反应中断,使火熄灭。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1、拔下保险销 2、对准火源根部 3、按下压把喷射灭火 急性硫化氢中毒 按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H2S 在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是 10mg/m3,浓度越高,对人体毒害越大。 1、低浓度硫化氢对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明显,40mg/m3 为局部刺激阈浓度, 70—150mg/m3 时刺激症状明显。 2、高浓度时,中枢神经系统、窒息症状等全身作用明显,300mg/m3 可引起严重反应;表现为神 经系统抑制、肺水肿等。 3、极高浓度时,可引起超限抑制,呼吸中枢麻痹,造成电击样中毒,1000mg/m3 数秒钟即可 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 苯 作业环境中短时间接触允许浓度:10mg/m3。;时间加权浓度为6mg/m3 急性: 急性吸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倦睡、眩晕、头痛、头昏、恶心、动作协调能力下降,同时, 对眼、呼吸道可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判断和感觉能力下降,平衡觉障碍,耳鸣,意识 丧失,甚至死亡。 皮肤接触可少量吸收,由于脱脂作用,可引起皮肤刺激、炎症、起疱、干燥和表皮脱落。 意外性胃肠道摄入,中等量引起眩晕、兴奋、面色苍白转为潮红、虚弱、头痛、呼吸困难、胸部 紧缩感。大剂量引起步态蹒跚、呕吐、嗜睡等,严重者可发生昏迷、惊厥和死亡。 液体苯吸入呼吸道,可导致严重的肺部损害如化学性肺炎。 慢性: 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 长期低浓度接触苯,可损害神经系统和皮肤,还有致癌、致畸和引起月经紊乱的可能。 甲醇 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溶剂。易挥发,易流动。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燃烧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 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 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 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 氨水 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常温常压下,由于密封不严而逸出的氨气会往罐顶或车间顶部流动,因此在 屋顶、罐顶等部位应禁止使用火柴、打火机、电焊机等明火设施,若需使用明火,应在空罐条件 下操作。 特殊作业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盲板抽堵、高处作业、吊装、 临时用电、动土、断路等,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 成危害的作业。 动火作业 5.1 作业分级 5.1.1 固定动火区外的动火作业一般分为二级动火、一级动火、特殊动火三个级别,遇节日、假 日或其他特殊情况,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5.1.2 二级动火作业: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 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 经所在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批准,动火作业可按二级动火作业管理。 5.1.3 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厂区管廊上的动 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5.1.4 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 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5.4 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 5.4.1 作业前应进行动火分析,要求如下: a )动火分析的监测点要有代表性,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 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分析; b)在设备外部动火,应在不小于动火点 10m 范围呢进行动火分析; c )动火分析与动火作业间隔一般不超过30min,如现场条件不允许,间隔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 应超过 60min; d )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min,应重新分析,每日动火前均应进行动火分析;特殊动火作业期间应 随时进行监测; e )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检测仪或其他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应经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 格。 5.4.2 动火分析合格标准为: a )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 %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 %(体积分数) b)当被测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 %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 %(体积分数) 受限空间作业 6.4 应对受限空间内的气体浓度进行严格监测,监测要求如下: a )作业前30 min 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如现场条件不允 许,时间可适当放宽,但不应超过 60min; b)监测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对上、中、下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 c )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d )监测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6.5 中规定的个体防护措施; e )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 h 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 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f ) 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 现场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g )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h)作业中断时间超过60 min 时,应重新进行取样分析。 6.6 照明及用电安全要求如下: a )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 36V ,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或等于 12V; b)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高处作业 8.1.1 作业高度 h 分为四个区段:2 m ≤ h ≤5 m ;5 m < h ≤15 m;l5 m <h ≤30 m;h > 30 m 。 作业使用的工具、材料、零件等应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应持物,不应投掷工具、材料及其 他物品。易滑动、易滚动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时,应采取防坠落措施。 8.2.8 与其他作业交叉进行时,应按指定的路线上下,不应上下垂直作业,如果确需垂直作业应 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 8.2.11 拆除脚手架、防护棚时,应设警戒区并派专人监护,不应上部和下部同时施工。 二、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环境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平衡,严重危害人体和动、植生长,影响了社会的进步。污 染环境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在环境污染中,化学污染占各类污染 80 %~90 % 。化学污染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废弃的污染物随废水、废气排出,或以废渣形式排放。 化学工业由于使用化学原料数量大、种类多,生产过程中排出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的“三废”也就具有数量大,成分 复杂,含危害物质多的特点。 (一)化学工业污染的种类: 1.化工废水。 各种化工操作(反应、冷却、加热、蒸馏、蒸发、萃取、吸收、过滤、结晶和熔解) 都要排放废液或大量废水,生产装置和包装容器的冲洗过程也有可观数量的废水。化工废水中 污染物,一种是其中含有直接对人体和生物有毒性作用的污染物,如一些重金属和类金属及其化 合物酚类和氰类等。另一种所含污染物不直接造成危害,但导致水中产生色泽、味道、臭味和增 加耗氧量,恶化水质间接损害水生生物的存在。如硫化物、亚硫酸盐和亚铁盐等还原性无机物以 及能生物氧化和化学氧化的有机物,均大量地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缺氧,从而造成水体的富 营养化。 2. 化工废气。 大气污染物可分为气体污染物和气溶胶状污染物。气体污染物主要有碳的化物、 硫的氧化物、硫化氢、氮的氧化物、氯气、氯化氢和烃类。其中,二氧化碳氯氟烃、一氧化二氮 和甲烷等温室气体造成全球的气温升高。这些将会改变降雨和蒸发体系,影响农业和粮食资源, 改变大气环流,进而影响海洋水流导致富营养地区的迁移、海洋生物的再分布和一些捕鱼区的消 失。同时,也会使海洋变暖和冰川溶化,给沿海地区造成大灾难。氟里昂、甲烷、四氯化碳和三 氯甲烷等引起同温层中臭氧的浓度下降,形成“臭氧空洞”。 3. 化工废渣。 化学工业中排出的工业废渣主要包括:硫酸矿渣、电石渣、碱渣、煤气炉渣、 磷渣、汞渣、铬渣、盐泥、污泥硼渣、废塑料以及橡胶碎屑。
2022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构造详图22G101-3.docx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版)(下册) 朱栋霖、朱晓进、吴义勤第七章 80年代.ppt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
本文由:亿博电竞,竞技,电子竞技,亿博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