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省委改革办发文公布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我市越城区《深化关键创新资源集成服务 撬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上虞区《探索新材料中试项目全周期管理 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断链”难题》、诸暨市《创新监管服务新模式 打造直播经济新生态》成功入选,总数居全省第1。
人才、技术、资金对于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如同生命需要阳光、雨露、空气一样,不可或缺。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从无到有,在培育壮大的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需求比较大。集成电路产业需要大量的工程师和技能人才,据测算,到2025年,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将达7.9万人。二是技术迭代比较快。集成电路工艺复杂,技术迭代更新迅速,需要强有力的科技研发和先进技术支撑。三是资金供给比较难。集成电路产业资产重,投入回收期长,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供给。
1.实施人才管理体制改革,破解人才紧缺之难。一是重构人才引进机制。打破身份、编制、社保等壁垒,率先开展高层次人才“双聘制”改革,迭代实施人才政策4.0版。二是重塑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垂直创新体系;成立全省首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靶向培养专业人才。三是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坚持“谁使用、谁评价”,创新实施公司法人“举荐制”和企业主导的职称评审改革。
2.创新科研资源共享服务,破解技术支撑之难。一是创新技术共享服务模式。构建绍芯实验室领衔、研究院+综合体+创新中心的多元服务体系。二是深化仪器共享服务模式。率先开展大仪共享“一指办”应用试点,完善大仪共享保险补助、创新券无感直兑等机制,有效解决仪器设备不能共享、不愿共享等问题。三是构建专利共享服务模式。依托专利申请智能AI技术,率先建成集成电路专利导航图谱集和数据库,有效推动企业专利技术共享合作。
3.健全资源撬动机制,破解资金供给之难。一是优化基金牵引机制。创新设立集成电路等三大百亿级产业科创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链强链补链。二是完善抵押扩融机制。实施全省数据知识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三是创新保增信机制。完善担保业务风险管控机制,为企业提供担保增信服务。
一是推动了企业减负增效。改革以来,全区累计集聚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近3万人,认定专项人才1100余人,兑现人才政策补贴超3.1亿元;为企业提供大仪共享服务960余次,帮助企业节约购置成本约1.3亿元。二是促进了产业集聚提升。中芯、长电、豪威、比亚迪等集成电路链主型企业先后落地越城,目前,我区已集聚产业链企业近百家,产业规模超500亿元。2023年5月,自主培育的中芯集成在科创板上市。三是打造了特色改革样板。今年以来,越城区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例会作典型介绍;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重大产业项目极速落地的相关做法被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授予我区长三角产业生态营商环境优化研究基地。
上虞区:探索新材料中试项目全周期管理 有效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断链”难题
长期以来,新材料中试环节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管理依据少。中试环节反应复杂,部门属地权责不明,缺乏统一管理办法,安全环保风险高。二是审批效率低。中试项目普遍参照产业项目审批,存在审批难、流程多、周期长,一般需耗时18个月。三是成果转化难。企业对中试平台诉求强烈,但自建平台投入大、风险高,同时高校院所与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匹配难,转化率仅10%。
1.探索“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模式,推动中试项目规范管理。一是探索院地合作新模式。创新“政府主投+公司主营”运作模式,盘整工业用地205亩、投入10亿元打造新材料中试基地,联合中科院成立市场化运营公司,今年预计营收1500万元。二是建立项目遴选新机制。基地牵头、专家会审、部门参与,以市场前景、安全环保、技术可行为标准,已择优筛选项目22个。三是搭建专业智慧新平台。设置智慧监管、中试运营、物料仓储、三废处理等功能区块,抓取关键参数、智能巡检定位,提高基地安全环保水平,目前已靠前消除安全隐患35起。
2.创新“标准化+高效化”审核制度,推动中试项目加速落地。一是首创“制度化”管理规范。创新出台中试项目全周期管理办法,明确入驻、审批、建设、退出等流程,厘清各部门及属地职责,推动监管合法合规。二是探索“备案制”审查机制。将中试项目环评审批从原来的园区审查、区级审查、市级审批转变为基地统一评审、区级环评备案,办理时间由2个月压缩至3天。三是精简“非必要”审批流程。在守牢安全环保底线个月。
3.构建“增值化+多元化”服务体系,推动中试项目高效转化。一是架设产研供需之桥。组建由中科院30多位院士领衔的中试专家联盟,建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和首席科学家制度,目前已引进各类人才团队15个,解决企业中试项目落地工程化问题12个。二是破解要素瓶颈之难。基地统一落实土地、能耗、排污等要素指标,实行备案直达分配,目前已保障排污指标4.4万方、能耗5500吨标煤。三是打通成果转化之链。创设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组建专业化孵化团队,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试项目,从科技保险、技术融资、产业推广等方面提前介入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
一是创新了管理机制。创新出台中试项目全周期管理办法,填补全国管理制度空白,实现了有章可循。二是降低了企业成本。基地已通过立项评审项目22个、正式入驻12个,企业平均中试成本从1500万元降至800万元。三是打造了行业标杆。今年4月省委易炼红书记专门来虞调研,相关做法入选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全省第一批创新深化试点,先进高分子新材料获评全省首批“新星”产业群,列入“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
一是贯彻习关于平台经济重要指示的需求。习指出,要营造创新环境,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直播电商作为平台经济的新场景,既能产生新动力,也会滋生新问题,亟需营造良好的直播生态,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疏通直播电商行业规范发展关键堵点的需求。当前虚假宣传、价格欺诈、侵权假冒等直播乱象多发,亟需通过监管创新,破解违法违规信息发现难、证据提取固定难等传统监管模式面临的堵点。三是推进增值服务赋能特色产业重大任务的需求。直播电商为传统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目前诸暨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注册的直播电商超1万家,为珍珠、袜业、香榧等特色产业开辟了销售新渠道,亟需通过增值服务集成改革,进一步提升产业高端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1.创新“无感监测”新模式。坚持数字赋能,打造“直播电商数字治理平台”,推动“被动管理”向“精准治理”迭代升级。“云端”归集直播数据,开发“6+N”监测模型,纳管5000余个本地活跃直播间,集成72部法律1.9万个违规字词,实现直播信息全量归集,监测规则一库集成。“云眼”监测直播行为,对直播实况进行即时取证,自动生成有法律效力的固证文书,构建“线索复核—定向派发—精准处置—及时反馈”监管闭环,提升直播违规行为处置效能。“云脑”分析直播风险,通过标注违规频次、投诉举报、信用记录,实时生成监测报告,形成绿蓝黄红四色“直播地图”,为监管部门处置风险提供支持。
2.探索“增值服务”新路径。锚定“人、物、场”直播关键要素,出台《关于促进直播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聚焦“人”,全国首创“竞赛制”线上考证模式,推动互联网营销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在诸暨落地,打造更多高素质专业化主播队伍。聚焦“物”,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电商消费维权、质检物流一体化等分中心,形成覆盖产品设计、质量检测、物流配送等领域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聚焦“场”,上线全国首个县域公益直播平台,建设镇乡共富直播站点,免费开展公益直播活动,推行“一乡一品”农创直播模式,打通特色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
3.重塑“直播带货”新规则。组织市场监管、公安、文广等12个部门协同作战,强化直播平台、行业协会、大众媒体等联动配合,已推出信用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8类规则,出台《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指南》等7项制度,参与起草《直播营销服务指南》国际标准,会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推进直播带货监测体系、电子数据(直播)证据规范等标准建设,有效填补了直播电商监管制度空白。如,聚焦珍珠特色产业,出台全国首个《珍珠商品电子商务直播销售员服务规范》。
自改革以来,该项目成功争取国家发改委、科技部2023年度全面创新改革揭榜任务、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等2个国家级试点,成为全国首个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测五级分发系统”互联互通的应用,获评商务部“诚信兴商”典型案例、县乡法治政府建设省级“最佳实践”、省十大依法治网标志性成果,入选浙江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相关做法在金华、温州、杭州、上海等10地推广,向公安、烟草等领域复用,被国办职转办《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中央网信办《网信动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监督管理》等国家级刊物点赞刊发。一是直播生态更加清朗。无感监测运行以来,取证固证时间从15天缩短至5分钟,直播违法违规行为发生率降低至1.9%。今年已累计监测直播2.8万场,处置违法违规案件65件,“虚假直播剖蚌”等7起案件入选省、绍兴市典型。二是企业经营更具质效。新增放心消费直播间328家,直播产品质检时间缩短29.7%,物流成本降低30%,退货率下降28.8%,走出了企业降本增效的新路子。今年以来,直播零售额超170亿、同比增长25.3%。三是富民增收更有底气。培育直播式“共富工坊”22个,直播从业人员突破10万人,孵化农特产品零基础直播账号963个,带动本地特色农产品销售10.9亿,促进农户增收30%以上。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
本文由:亿博电竞,竞技,电子竞技,亿博官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