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化工安全与环保 】是由【kunpengchao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化工安全与环保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化工安全与环保》
安全:安全是指不会引起死亡、职业病、设备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一种状态。国家标准(GB/T28001)对“安全”给出的定义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事故:是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的意外事故。是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灾害: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灾害不表示程度,通常指局部,可以扩张和发展,如化工灾害。
氧差额:氧差额=系统中(具有氧量)一(完全氧化需氧量),氧差额〈0,系统缺氧;氧差额〉0,系统剩余氧。
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丿元。
爆炸极限:可燃的气体、液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最低浓度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为爆炸上限。
化学性爆炸:指使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反应,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而引起的爆炸现象。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在化学爆炸后均发生了质的变化。
粉尘爆炸:当粉尘表面达到一定温度时(受热辐射作用),由于热分解或干馏作用,粉尘表面会释放出可燃性气体,这些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而发生粉尘爆炸。
气体分解爆炸临界压力:在高压下容易引起分解爆炸的气体,当压力降至某个数值时,火焰便不再传播,这个压力称作该气体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
殉爆:由于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燃烧产物急剧膨胀,像活塞一样积压其周围气体,反应所产生的能量有一部分传给被压缩的气体层,于是形成的冲击波由它本身的能量所支持,迅速传播并能远离爆轰的发源地而独立存在,同时可引起该处的其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或炸药爆炸,从而发生一种“殉爆”现象。
化学危险物质:危险物质指受各国规章制约的那些物质,如腐蚀性物质、易爆物质、放射性物质、致癌物质、诱变物质、致畸物质或危害生态环境的物质等。
燃烧: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同时伴有发光、发热的激烈的氧化反应。其特征是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临界直径:
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如水、二氧化碳等,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
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
窒息灭火法:是指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
化学抑制灭火法:是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使之参与燃烧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燃烧反应停止。闪点: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
临界压力:物质处于临界状态时的压力(压强)。就是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力。也就是液体在临界温度时的饱和蒸气压。
闪燃: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液体表面所产生的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产生瞬间的燃烧。
职业中毒: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化学物质而引起机体、组织、系统的损坏和病变,从而产生的中毒。
灼伤:由于热力或化学物质作用于身体,引起局部组织损伤,并通过受损的皮肤、粘膜组织导致全身病理生理改变;有些化学物质还可以被从创面吸收,引起全身中毒的病理过程,称为灼伤。
热力灼伤:一般是指由于热力如火焰、热液(水、油、汤)、热金属(液态和固态)、蒸汽和高温气体等所致的人体组织或器官的损伤。
化学灼伤:由于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皮肤所造成的损伤成为化学灼伤,化工生产中,化学灼伤常常伴生产中的事故或由于设备发生腐蚀、开裂、泄露等造成的。化学灼伤程度与化学物资的性质、接触时间、接触部位等有关。
复合性灼伤:由化学灼伤和热力灼伤同时造成的伤害,或化学灼伤兼有中毒反应,统称为复合性灼伤。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外部检验:对压力容器的外部设施进行检验,包括保温层、防腐层是否完好,元件连接部位有无泄漏,紧固螺栓有无松动等。内外部检验:对压力容器的内外检查,有内外表面的腐蚀、磨损情况,焊缝、人孔附近有无裂缝,高压容器的主要紧固螺栓应进行宏观检查并做表面探伤。
耐压试验:对于内压容器,耐压试验的目的是考验容器的宏观强度,检验焊接接头的致密性以及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对于
外压容器(包括真空容器),耐压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焊接接头的致密性和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而不是考验容器的外压稳定性。
脆性破坏:从压力容器的宏观变形观察,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变形,常发生在截面不连续处,并伴有表面缺陷或内部缺陷,即常发生在严重的应力集中处。
疲劳破坏:压力容器长期在交变载荷作用下运行,其承压部件发生破裂或泄漏。
韧性破坏:容器壳体承受过高的压力,以致超过或远远超过其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使壳体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最终导致破裂。
蠕变破裂:在高温下运行的压力容器,当操作温度超过一定限度,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发生缓慢的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经长期积累,最终导致材料破裂。
缝隙腐蚀:是在电解质溶液中,金属与金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狭缝内发生的腐蚀。
氢腐蚀:在高温高压下,氢引起钢组织结构变化,使其力学性能恶化,称为氢腐蚀。
应力腐蚀:是指容器材料在特定的介质环境中,在拉应力作用下,经一定时间后发生开裂或破裂的现象。
高处作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高处作业。
动火作业: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1、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自燃点分别为537C、515C、466C、365C,那么这几种物质中(D)最易自燃。
A2〜2X103HzB20〜20X103HzC20〜20X103HzD0〜2X105Hz
11、(C)级以上大风、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所有的露天高处作业。
16、在不同场所中,各种携带型电气工具要选择不同的使用电压,因此在无高度触电危险的场所,不应超过(B)
20、充装气体前进行气瓶检查,可消除或减少气瓶爆炸事故。在压力许可时,下列情况不会引起气瓶爆炸的是(C)。
A用高压氧气瓶充装氢气B用氧气瓶、空气瓶充装可燃气体C气瓶已过检验期限D瓶内混入可能与所盛气体发
A“有人工作,严禁合闸”B“高压危险”C“前面施工请绕道”D“严禁通行”E“危险,缓
22、行灯电压不得超过(A)V,在特别潮湿场所或导电良好的地面上,若工作地点狭窄(如锅炉内、金属容器内)行动不便,行灯电压不得超过()V。
24、检修完工后,应对设备进行(B)、试漏、调校安全阀、调校仪表和连锁装置等。
25、压力容器的最高工作压力,对于承受内压的压力容器,是指压力容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B)可能出现的最高压力。A容器底部B容器顶部C容器筒身D容器受压元件
A为保证检修动火和进人设备内作业安全,在检修范围内的所有设备和管线中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都应进行置换。
B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置换可直接使用空气进行C由于检修设备,固不便使用注水排气法D设备置换后,应尽快迸入内部进行检修
进入设备内动火,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不得超过《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氧含量应为18〜22。
36、压力表是指示压力容器内介质压力的仪表,是压力容器的重要安全装置。液柱式压力计一般用于测量(D)压力。
41、用锅炉一般(A)进行一次外部检验,()进行一次内部检验,()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A•每年、每两年、每六年B•每两年、每年、每六年C•每六年、每两年、、每六年、每年
A•低压管壳式余热锅炉B•球形储罐C•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D•移动式压力容器
43、对产生尘、毒危害较大的工艺、作业和施工过程,应采取有效的密闭、(D)、吸收、净化等综合措施和监测装置,防止尘、毒的泄漏、扩散和溢出。
A一级B二级C三级D特级54、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A)的原则,对企业各级领导和各类人员明确规定了在生产中应负的安全责任。
55、(D)是企业领导在设备安全运行工作方面的参谋和助手,对全企业设备安全运行负具体指导、检查责任。
59、(A)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总的责任。
生产车间在不停车情况下抢修时,生产部门与检修部门也应填写〃安全交接书。
检修现场应根据《安全标志》的规定,设立相应的安全标志,并由专人负责监护。
应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输送管道附近设置临时检修办公室,应确保对突发事件及时反应。
61、安全阀是锅炉上的重要安全附件之一,它对锅炉(C)限值的控制及对锅炉的安全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64、(C)电气设备是具有能承受内部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而不致受到损坏,致使内部爆炸引起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
70、对产生尘、毒危害较大的工艺、作业和施工过程,应采取有效的密闭、(B)、吸收、净化等综合措施和监测装置,防止尘、毒的泄漏、扩散和溢出。
A防毒技术措施B防毒管理教育的措施C个体防护措施D防治结合6、锅炉的安全附件主要有:(ABC)
A无动火证不动火B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C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D无合格证者不动火
A物质的物理性质B物质的化学性质C物质与人体组织接触时间D物质与人体组织接触面积
12、危险化学品受到(ABCD)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
A对于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三年检验一次B对于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每五年检验一次C对于盛装惰性气体
的气瓶,每五年检验一次D对于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每六年检验一次E对于盛装腐蚀性介质的气瓶,每二
21、当容器直径或火焰通道小到某一数值时,火焰就不能传播下去,这一直径称为(BE)。
A、防止结构上的形状突变B、避免局部应力叠加C、避免产生过大焊接应力或附加应力的刚性结构D、对开孔形状、
23、慢性中毒主要是引发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及神经衰弱综合症,表现为(ABCDE)。
A四肢远端指、趾对称性麻木感B触痛觉反应迟钝C四肢疲软无力D脚踝部痉挛E手腕、足可出现下垂
A机械粉碎和研磨过程B粉状物料的混合过程C物质喷淋凝固过程D物质的加热过程E金属冶炼过程
25、需要进入存在高毒物品的设备、容器或者狭窄封闭场所作业时,应当事先采取下列措施(ABCD)
A保持作业场所良好的通风状态B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防护用品C设置现场监护人员D设置
A、保护机械设备B、对可燃物中的氧含量进行监测报警C、以避免细菌在氧环境下过度繁殖造成事故D、缺
A、贮存和加工物质的性质B、应用的设备C、所属的过程D、操作者的安全意识
38、化学灼伤的现场急救应首先判明(ABCD),从而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
C、避免产生过大焊接应力或附加应力的刚性结构D、对开孔形状、大小及位置限制。
48、为利于安全技术监察和管理,《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将压力容器划分为3类。属于第三类压力容器的是(ABD)。
49、下列各项中属于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停车后的安全处理主要步骤的有(ACD)。
4、H、CO、CH等三种气体,其火灾爆炸危险性排序为H〉CO〉CH。(T)
9、TNT、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硝化棉、亿博电竞 亿博官网苦味酸等复杂分解的爆炸物,其爆炸危险性较Ag2C2、CuC2、N—等简单分解的爆炸物更小。(T)
13、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钢材本身质量和焊接质量两方面。(T)
本文由:亿博电竞,竞技,电子竞技,亿博官网提供